【PChome印象行摄频道 —— 风向标】还有15天,尼康首台全画幅微单就要问世了,关于尼康来说,这台相机的发布含义特殊,不只关于整个印象商场是一针强心剂,关于尼康自己来说也可能带来新的增加时机。不只如此,本年的8、9月份注定被载入印象史书,由于,佳能也要发布自家的首款全画幅微单了。
说起微单,咱们能够报出一连串的姓名,索尼、佳能、富士、松下、奥林巴斯等(其实尼康也有画幅不大的1系微单),但说起全画幅微单,我想咱们必定会说“只需索尼”。的确,索尼靠着当年“奶昔”系列一炮而红后,之后的全画幅A7系列断定了索尼在微单范畴的位置。
不过,除了索尼有全画幅微单外,其实还有一家更重量级的品牌也有全画幅微单,那就是徕卡。徕卡SL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全画幅微单相机产品,只不过由于徕卡品牌的居高临下,加上徕卡M的过于知名,所以导致了许多人并不知道还有SL这个产品。
那徕卡M不算微单相机吗?严厉含义上讲,能够算。单反是根据双反而来的,双镜头反光变成了单镜头反光结构,镜头从2变1;而微单(mirrorless),其实更精确的翻译应该是无反,是根据单反的,反光板结构从1变为了0。而咱们现在给微单(数码微单相机)的界说就是,没有反光板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为什么要约束数码两个字,由于首台微单发布于10年前,由松下带来,其时早已步入数码年代,所以胶片年代无反光板结构的旁轴相机并不在微单范畴内。
那为什么说旁轴的徕卡M能够算也能够不算?要了解这点首要要从相似的富士X-Pro系列微单说起。富士X-Pro就是旁轴,可是X-Pro1开端就是数码相机,一起这个旁轴是混合取景,也就是除了旁轴光学取景还能够像一般微单相同电子取景,所以富士X-Pro系列就是微单相机。这么看,同样是混合旁轴取景的徕卡M也是微单,仅仅徕卡M更具前史,开端人家是规范的旁轴相机(旁轴比单反前史悠久),所以习惯上,仍是不把现已数码化的徕卡M归类在微单里。
那为什么这个商场挺大,做的品牌却这么少,和技能门槛有关吗?有必定联系,可是就现在干流的这些印象企业,要做全画幅微单其实都能做出来,仅仅这里边触及的方面太多,要考虑到做一个新体系是否能够在商场中站稳脚跟,回收本钱。
最早的消费级微单相机是松下的G1,精确的说最早做微单相机的是松下和奥林巴斯联合研制的M4/3体系,其时的思路很简略,尤其是奥林巴斯,要做一个小型化的一起能够统筹单反相机高画质的可换镜头相机产品,所以才有了M4/3画幅(也和奥林巴斯做过4/3画幅单反有关),而不是APS-C或是全画幅。
而索尼最开端切入微单商场也是以小为美的,其时的“奶昔”,不只统筹了极致的便携,还将画幅提高到了APS-C。因而,用户开端意识到,微单并不只仅单反轻便型的代替计划,彻底有可能到达单反的画质高度。
后来的事,想必咱们都知道了,索尼破天荒的推出了全画幅微单,不再将便携作为微单的约束条件(微单相机全体仍是比单反小的,仅仅镜头上开端寻求极致,形成全体尺度现已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了)。而此举的确得到了商场的共同认可,消费者愿意为专业的全画幅微单买单,一些单反老用户也转型玩起了微单相机。(微单由于法兰距比单反短,所以能够很便利转接单反镜头,关于单反老用户来说,只需换相机而无需换镜头群就能够玩微单也是一件很好很便利的事)
现在来讲佳能、尼康的单反用户有一部分的确在用索尼的微单相机转接自家的单反镜头玩,关于佳能和尼康来说,其实是一个十分风险的信号。近年来,微单在大环境欠安的情况下仍然成增加之势,也就阐明相机的群众商场是朝着微单改变的。并且数码年代的镜头开展远快于胶片年代,关于索尼来讲现在的镜头群不算丰厚,并且转接玩的单反镜头又都正当年;而未来的某一天,索尼的镜头群必定会逐步完好,现有的单反镜头也会到需求换代的一天。这么看,佳能、尼康两大厂不尽早布局,迟早在微单范畴沦为索尼的镜头副厂。
做是否代表着必定成功?或许关于其他品牌来讲成功十分难,由于索尼现已站稳了脚跟,其他品牌进入全画幅微单范畴就是从零开端。但关于佳能、尼康两大厂来说这件事要简略的多。原因就在保有量十分大的两大品牌全画幅单反镜头,以及用户对两大品牌的认可度。
关于现在佳能、尼康用户来说,玩全画幅微单只能转接索尼,而转接环都是第三方产品,兼容性或多或少会存在些问题,更甭说完美兼容一切电子功用了。副牌大厂适马有专用的佳能口转索尼口转接环,可是适马的佳能口单反镜头在兼容性上仍然比不上佳能原厂的,所以经过这样的三品牌转接之后,即便大幅优于小厂的转接环也无法和原厂混为一谈。
佳能、尼康原厂推出全画幅微单就不相同了,两家的用户能够用原厂的转接环持续运用自己的单反镜头,兼容性问题不在。只需两家的全画幅微单的确有实力,不输索尼,那老用户干嘛还要九转十八弯的去选用索尼转接计划呢?
关于新用户而言,玩全画幅微单是佳能、尼康、仍是索尼,这就要看三者的详细实力了。短时间而言,佳能、尼康这两个新来者必定无法和索尼比较,究竟索尼微单的口碑现已做出来了,镜头群不算丰厚但也不匮乏,至少关于新用户来说,挑选微单不是单反就根本上会以原生镜头为主,不太会考虑转接了。
这么看,佳能尼康推出全画幅微单现已成功一半了,经过自己在单反上堆集的口碑,快速丰厚微单镜头群,相同能够获得新用户的广泛认可。到时,三家关于新用户的竞赛将会愈加剧烈,性价比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将被摆上台面。竞赛剧烈了,开端比价了,获益的必定会是终究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