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前沿》连载 | 急转年代:雪恨中的预言被证明

在前线 / 2018年09月06日 11:41

家电

1998年9月份宣告的《不以硬件论英豪》的确是我新闻史上的“羞耻”,但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我其时的信息有误,IBM(我国)公司没有及时纠正一切IT媒体上的音讯,IBM(我国)公司也有职责。

但是其时IBM(我国)公司网络部分决不容许,说我文章影响太大,说合同受到影响。无法,我只要在10月12日《每周电脑报/PCWEEK》上再来一篇《驱雾解误——说说IBM公司出售全球网的闲话》:

10月6日从IBM(我国)公司得到音讯说,IBM公司正在考虑出售他的全球网(IGN即IBM Global Network)而不是网络硬件部,这关于本报和广大读者是个极大的误解。

然而比这个最初的误解更令人不解的是,什么是IBM全球网?它具有多少用户?为什么IBM公司要出售自己的专网……这些问号像一团雾一般把IBM公司包围着。

IBM全球网简称IGN,在50多个国家具有超越860个互联网接入点,为100多个国家和全球850个城市的5万名企业客户供给效劳。

这么个效劳渠道关于一向高举效劳大旗的IBM公司来说真是稀少难得的生意时机,干嘛IBM公司还要出售它呢?好像这应该是IBM公司求之不得的物理网啊。如果说IBM公司现在没有IGN还应该建一个IGN才对呀,为什么IBM公司还想卖掉它呢?莫非IBM公司疯了?

IBM公司没疯。正确的说法是IGN没有给IBM公司带来效益。再好的效劳渠道,再高举效劳大旗也要有经济效益才行。据剖析,IBM公司现在在全球的事务都在运用IGN,ICN要保护、要晋级。这就比如IBM有一条专用马路相同,要有人去养这条路,改进这条路。要养路、改进路所花的钱远比自己租借一条路要花的钱多,所以IBM公司决议把自己家的路卖给他人,自己再来租他人的路来用更合算一些。

因为IBM IGN总是在后台,从来没有向外界宣告过其内部状况,甚至连IBM公司内部许多职工都在运用,却不知道IGN这个名词,所以当有音讯说IBM公司欲出售全球网时,被人误解为网络硬件部。这也难怪,这种误解的本源部分来自于IBM自己。

还有专家剖析,现在电信网络效劳越来越专业化,IBM公司自身是个计算机公司,他的网络效劳专业化应该体现在网络硬件处理计划上、电子商务使用的处理计划上,并不是在于电信业的渠道效劳上。网络计划效劳和网络通信效劳之间有着显着的不同,IBM并不是一个电信网络效劳的厂商,IBM公司非常清楚自己的强项是什么。

也有专家剖析,因为电信业IP电话等技能的鼓起,专用网改造即在眼前,这笔改造费用非常巨大,这部分资金由谁来付、怎样付,对各家专用网的效劳来说都是个应战。一起,对未来三网合一的等待,三网合一效劳的方法等等问题都不是一个计算机公司可以、或者是合适承当的,因而,IBM公司出售其IGN是正确的挑选。

记住5年前我国联通公司的建立就源于我国有许多比如铁路、军用等专用网。其时这些专用网有冗余资源,而这些专用网所属的机关、部委其时没有条件和力气来运营、保护、晋级专用网,因而建立了联通公司。这给其时邮电部所运营的电信网带来了资源上的弥补和运营上的应战。问题不在于弥补和应战自身,重要的是利用了专用网的资源,将这些专用网变成了共用网,使这些专用网的保护、晋级、效劳、运营、收费走向了正规。因为专用网的保护、晋级、效劳、运营、收费不是任何一个部委的专用网所可以、合适承当的。

IBM公司的专用网是不是也有资源的冗余?保护、晋级、效劳、运营、收费等等问题是不是自己不善于处理呢?如果是这样,IBM公司出售IGN就不是雾了,IBM公司出售全球网也不会给读者形成误解了。

再说说想象谁来买IBM IGN。本报《克丽调查》曾想象是电信效劳业公司来买,不错。据悉,IBM公司已托付美林公司来承办其出售IGN,IBM还说已与一些有意购买的组织触摸,其间包含一些重要的电信公司。

这篇文章的最终一句话在3个月之后得到了验证,AT&T买下了IBM全球网。公司IBM联通

1.黑方糖-您的科技人生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黑方糖-您的科技人生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黑方糖-您的科技人生",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黑方糖-您的科技人生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黑方糖-您的科技人生编辑修改或补充。